欢迎光临青海水利水电(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学习专栏 » 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 » 列表

把握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发布时间:2024-01-10   来源:青海水电集团   浏览:164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继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首先要把握好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坚持好、运用好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党的二十大报告用“坚持人民至上、坚持自信自立、坚持守正创新、坚持问题导向、坚持系统观念、坚持胸怀天下”这“六个坚持”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进行了系统概括。“六个坚持”各个部分既相对独立又相互联系组成一个有机整体,蕴含着丰富的哲学思想、深切的为民情怀、科学的思维方式、高远的战略眼界,是把党的创新理论落实到党和国家工作各方面全过程的总方法。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关键是要认真领会“六个坚持”的新论断,深刻把握其精神实质和丰富内涵。

坚持人民至上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价值追求

坚持人民至上,是中国共产党价值观最彻底、最真实的表达。治国有常,利民为本。为民造福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真正的英雄。毛泽东同志认为“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并充满感情地发出“人民万岁”的历史最强音。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指出:“历史充分证明,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人心向背关系党的生死存亡。赢得人民信任,得到人民支持,党就能够克服任何困难,就能够无往而不胜。”

要站稳人民立场。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历史,就是一部党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的历史。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立场,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在为谁执政、为谁用权、为谁谋利这些基本问题上,头脑要特别清醒,立场要特别坚定,要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

要把握人民愿望。要深切了解人民的需求,把人民群众的期盼作为党员干部努力的方向,把人民群众的需求作为党员干部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从解决温饱到全面建成小康,人民群众不仅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更高要求,而且对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也日益增长。要努力把握和进一步实现人民的愿望,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上不断取得新进展。

要集中人民智慧。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上指出:“在人民面前,我们永远是小学生,必须自觉拜人民为师,向能者求教,向智者问策。”要坚持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畅通民意渠道,充分调动人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把人民的智慧集中和运用起来,在不断总结群众经验、汇聚群众智慧中获得新认识、作出新概括、形成新成果、推动新发展。只有这样,才能形成为人民所喜爱、所认同、所拥有的理论,不断续写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篇章。

坚持自信自立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精神基石

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从近代以后的深重苦难走向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从来就没有教科书,更没有现成答案。坚持独立自主,是党百年奋斗得出的历史结论,是中华民族精神之魂,是我们立党立国的重要原则。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上指出:“我们党在领导革命、建设、改革长期实践中,历来坚持独立自主开拓前进道路,这种独立自主的探索和实践精神,这种坚持走自己的路的坚定信心和决心,是我们党全部理论和实践的立足点,也是党和人民事业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的根本保证。”新时代机遇与挑战并存,利益与风险相生,坚持自信自立,必须坚持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坚持把国家和民族发展放在自己力量的基点上、把中国发展进步的命运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要坚持中国的问题必须从中国基本国情出发,由中国人自己来解答,坚持对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定信念,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增强中国人民的志气、骨气、底气,以更加积极的历史担当和创造精神为发展马克思主义作出新的贡献。

坚持守正创新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内在要求

我们从事的是前无古人的伟大事业,守正才能不迷失方向、不犯颠覆性错误,创新才能把握时代、引领时代。守正创新就是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以科学的态度对待科学、以真理的精神追求真理。马克思主义是揭示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科学真理,是我们要守住的根本。同时,马克思主义不是教条而是行动指南,必须中国化才能落地生根、时代化才能深入人心,这就需要不断进行理论创新。“守正”与“创新”二者之间的关系是相辅相成、辩证统一的。坚持“守正”,“创新”才有正确方向;不断“创新”,“守正”才能固本强基。“守正”是根基,“守正”就是要坚守正道,守住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在新时代新征程,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不动摇,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不动摇,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动摇。“创新”是源泉。要以满腔热忱对待一切新生事物,不断拓展认识的广度和深度,敢于说前人没有说过的新话,敢于干前人没有干过的事情,以新的理论指导新的实践。

坚持问题导向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认识方法

坚持问题导向符合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是贯彻党的思想路线的具体体现。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就是一个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毛泽东同志指出,问题就是事物的矛盾,哪里有没有解决的矛盾,哪里就有问题。实践发展永无止境,矛盾运动永无止境,问题也会不断产生。只有树立强烈的问题意识,才能实事求是地对待问题,才能找到引领时代进步的路标。问题是时代的声音,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断回答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作出符合中国实际和时代要求的正确回答,在问题导向之中不断推动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发展。在新时代新征程坚持问题导向,就要聚焦实践遇到的新问题、改革发展稳定存在的深层次问题、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国际变局中的重大问题、党的建设面临的突出问题。发现问题是前提,更重要的是正确分析问题。现实世界的问题错综复杂,有内部的,也有外部的;有经济领域的,也有政治领域、文化领域、社会领域、生态领域的;有曾经经历过的,也有从来没有遇到过的,许多问题相互纠结、连锁反应。要有敢于触及矛盾、解决问题的责任担当,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善于透过现象看本质,抓住事关全局的重要问题,找到症结所在,提出真正解决问题的新理念新思路新办法。

坚持系统观念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思维方法

系统观念是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要求。坚持系统观念,就是要从普遍联系的、全面整体的、发展变化的观点观察事物、把握事物发展规律。回顾百年党史,坚持系统观念是中国共产党具有基础性的思想和工作方法,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全局性意义的《论十大关系》一文就是这种方法的集中反映。今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坚持系统观念逐渐形成了适应时代要求的丰富内涵。这就是要不断提高战略思维、历史思维、辩证思维、系统思维、创新思维、法治思维、底线思维的能力,为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整体性推进党和国家各项事业提供科学思想方法。经济社会系统是一个动态系统,始终处于运动、变化、发展的过程中。只有从系统观念出发,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统筹好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统筹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统筹好发展和安全,坚持全国一盘棋,更好发挥中央、地方和各方面积极性,着力固根基、扬优势、补短板、强弱项,实现发展质量、结构、规模、速度、效益、安全相统一,才能抓住“落一子而满盘活”的关键环节,把发展主动权牢牢掌握在我们自己手中。

坚持胸怀天下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格局

大道之行,天下为公。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指出:“马克思主义博大精深,归根到底就是一句话,为人类求解放。”坚持胸怀天下,首先反映了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国际观,同时也是中国共产党人对“协和万邦”“天下为公”“达己利人”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弘扬。我们党既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也为人类谋进步、为世界谋大同。作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始终以世界眼光关注人类前途命运,在为人类文明进步贡献智慧和力量中深化理论发展。乘历史大势行稳,走人间正道致远。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正加速演进,人类面临是敌视对立还是相互尊重、是封闭脱钩还是开放合作、是零和博弈还是互利共赢的选择,习近平总书记2021年在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领导人峰会上的主旨讲话中庄严宣示:“中国共产党愿继续同各国政党和政治组织一道,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站在人类进步的一边,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更加美好的世界作出新的更大贡献!”在新时代新征程坚持胸怀天下,就要拓展世界眼光,深刻洞察人类发展进步潮流,坚守全人类共同价值,正确认识和处理同外部世界的关系,积极回应世界人民普遍关切,以中国的新发展为世界发展提供新机遇,为解决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作出贡献,以海纳百川的宽阔胸襟借鉴吸收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推动建设更加美好的世界。

实践没有止境,理论创新也没有止境。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只要我们牢牢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运用好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就一定能够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并使党的创新理论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思想武器。


友情链接 :

/青海省政府 /国家能源局 /青海省政府国资委 /青海省发改委 /青海省水利厅 /青海新闻网 /人民网 /新华网 /中航重机股份有限公司 /人才招聘